——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余中心支公司
金融消费者朋友们,大家好!随着金融业务快速发展,一些非法中介活动也日益猖獗,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。今日我们通过真实案例,揭示金融“黑灰产”的常见套路,助您识破骗局,远离风险。
案例一:非法代理退保的陷阱
王女士因资金紧张,接到“可办理全额退保”的电话,对方声称可帮助追回已缴保费,只需支付30%“服务费”。王女士信以为真,将保单、身份证等信息提供给对方。结果不仅未能退保,反被冒名办理了保单贷款,蒙受巨大损失。
风险提示:非法代理退保组织通常通过编造事实、伪造证据等手段向监管部门投诉,借机向消费者收取高额费用,甚至窃取个人信息办理借贷业务。
案例二:互联网贷款“低息”陷阱
大学生小张看到“零抵押、低利息、秒到账”的贷款广告,被“年化利率仅3%”的宣传吸引,迅速申请了一笔贷款。之后才发现,除利息外,还被收取了“管理费”“服务费”等多项费用,实际综合年化利率高达36%,远超法律规定标准。
风险提示:部分非法网贷平台通过隐瞒费用、模糊概念等方式诱导贷款,实际借贷成本极高。消费者借贷前应认真阅读合同条款,重点关注实际年化利率(APR),警惕以“服务费”“担保费”等名目变相收取高额费用的行为。
案例三:“征信修复”骗局
李先生因有逾期记录,征信受损。某机构声称“内部有人”,可帮助消除不良记录,前提是预付5000元“操作费”。李先生付款后,对方便失去联系,征信记录却毫无变化。
风险提示:个人征信记录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,任何声称可以“洗白”征信的机构都是诈骗。征信异议申诉必须通过正规渠道提出,且不存在“收费修复”的可能性。
风险防范建议
1.保护个人信息:不轻易将身份证、银行卡、保单等敏感信息提供给他人;
2.选择正规渠道:办理金融业务务必通过持牌金融机构的官方渠道;
3.理性看待承诺:对“百分百成功”“内部渠道”等承诺保持高度警惕;
4.阅读合同条款:仔细阅读合同内容,特别关注费用条款和实际利率;
5.依法维权:遇到纠纷时,通过官方客服、监管部门等正规渠道维权。
金融消费者应增强风险意识,认清非法金融活动的本质和危害。大家人寿新余中支将持续开展消费者教育活动,帮助您提升辨识能力,守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被感动 | 同情 | 囧囧 | 愤怒 | 和谐 | 悲剧 | 高兴 | 打酱油 |